唐河店妪传

【原文】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乇里,因河为名。

【注释】唐河:源出山西省浑源县,流经河北省唐县,称之为唐河。 常山郡:古郡名,治所在今河北省定县西南,境内有井陉等关,是河北边防重镇。

【译文】唐河店这个小市集,离南面的常山郡七里,因临近唐河而得名。

【原文】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

【注释】虏:古时对少数民族带有侮辱性的称呼。这里指辽(契丹)兵。 兵兴以来:指公元九七九年以后,宋朝两次兴兵伐辽。

【译文】平时,辽兵到唐河店吃喝游逛和休息,当地老百姓并不感到奇怪。自从宋朝两次兴兵伐辽以来,才开始防备和抵御辽兵,但是百姓也没有很害怕辽兵。

【原文】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

【注释】端拱:宋太宗赵光义年号。 妪(yù玉):老妇人。 止:居住,栖息。 会:恰巧,正赶上。

【译文】宋太宗端拱年间,有个老妇人独自住在店上。一天,碰巧来了一个辽兵。

【原文】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

【注释】呵:吆喝。 汲水:打水。

【译文】辽兵把马拴在门口,手拿弓箭坐稳当后就吆喝老妇人打水。

【原文】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

【注释】绠(gěng耿):井绳。 缶(fǒu否):瓦罐。

【译文】老妇人拎着井绳和打水的瓦罐快步走到井边,装出打水的样子却不让瓦罐接触井水。

【原文】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

【注释】因胡语:随着契丹人的说法。 惫(bèi备):疲劳。

【译文】老妇人随着契丹人的说法称呼辽兵为王,并且告诉辽兵说: “井绳短,达不到井水。我老婆子上了年纪,气力也不足了,大王可以自己去打水。”

【原文】虏因系绠弓杪,俯而汲焉。

【注释】系绠弓杪:把井绳系在弓梢上。 杪(miǎo秒):末端。

【译文】辽兵把井绳拴在弓梢上,然后弯下身去打井水。

【原文】妪自后推虏堕井。

【译文】老妇人趁机从后面把辽兵推落井内。

【原文】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

【注释】诣:到。 介甲:披在战马身上的护甲。 彘(zhì至)首:猪头。

【译文】然后,老妇人骑上那辽兵的马到常山郡去了。那匹马护甲齐备,鞍子后面还挂着一个猪头。

【原文】常山吏民观而壮之。

【注释】吏民:官员和老百姓。

【译文】常山郡的官员和老百姓纷纷观看老妇人并夸赞她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