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构栏

【原文】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

【注释】庄家:农家,庄户家,庄稼人。 官司:官为官厅,司为有司(衙门)。 差科:即差役赋税。

(本篇文字通俗易懂故不加译文)

【原文】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

【注释】纸火:敬神用的香烛纸马。 花碌碌纸榜:用花花绿绿的彩色纸写的演出海报。 那答儿:那儿,那里。

【原文】[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缘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么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哈”。

【注释】院本《调风月》:院本是由副末和副净主演的滑稽戏,《调风月》是院本中经常上演的剧目。 么末《刘耍和》:么末,即杂剧。刘耍和,原是金元问的著名演员,他的故事后被编为杂剧。 走散易得:赶散指赶场的散乐,易得是说不希奇。 妆哈:即装呵,指构栏里的演出,是正正规规的杂剧。

【原文】[五]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口亦木)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儿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

【注释】“见层层叠叠……”等三句:这里描述了剧场的内部情景,剧场是圆形的,中间是钟楼模样的舞台,下边是“层层叠叠团■(口亦木)坐”的人旋窝(观众)。 迎神赛社:一种祭祀神灵的民俗活动,其形式因各地风俗和所祭神灵的不同而不同。

【原文】[四]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裹着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

【注释】这首曲子描述了院本的演出形式,五人为“一伙”,出场时丑角居中,央人货(即殃人货或谓害人精)就是指这个丑角而言,他裹黑头巾,插长簪,脸谱黑白相间,穿花布直裰(裰音多,即道袍)。

【原文】[三]念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临绝末,道了低头撮脚,爨罢将么拨。

【注释】“念了会……”两句:这两句所描述的情景指杂剧开始前的一小段演唱,名曰艳段,又叫做爨(音窜)。 唇天口地:即没遮拦的信口开河。“临绝末……”两句:是说演员经过一段花言巧语的演唱之后,再做一些类似杂技的表演(道了低头撮脚),杂剧就正式开始了(将么拨)。

【原文】[二]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相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问甚布绢纱罗。

【注释】这首[二煞]写《调风月》的演出情况。全剧三个人物,副末扮小二哥,副净扮张大公,旦扮帘下少妇。大致情节是:张大公和小二哥一道进城,风到了帘下少妇,张顿起邪念,托小二哥前去说合,欲取为妻。

【原文】[一]教太公往前挪不敢往后挪,抬左脚不敢抬右脚,翻来复去由他一个。太公心下实焦懆,把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我则道脑袋天灵破,则道兴词告状,划地大笑呵呵。

【注释】“教太公……”等三句:言在小二哥的捉弄下,太公俯首贴耳不敢违抗的丑态,写小二哥利用太公想取少妇的急切心理,对他百般戏弄给予惩罚。 皮棒槌:副末打浑时用的道具,槌头用软皮包棉絮做成,打时,不疼。 我则道:我只说。 划地大笑呵呵:出人意料的一阵大笑之后,戏剧效果更加强烈了。

【原文】[尾]则被一胞尿,爆的我没奈何,刚捱刚忍更待看些儿个,枉被这驴颓笑杀我。

【注释】这位乡下佬为一泡尿所苦,但乃强自忍耐,想多看“些儿个”。结果不得不狼狈退场,惹起左右人们的一场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