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嘴李翠莲记

【原文】那翠莲听得公公讨茶,慌忙走到厨下,刷洗锅儿,煎滚了茶,复到房中,打点各样果子,泡了一盘茶,托至堂前,摆下椅子,走到公婆面前,道:“请公公、婆婆堂前吃茶。”又到姆姆房中道:“请伯伯、姆姆堂前吃茶。”员外道:“你们只说新媳妇口快,如今我唤他,却怎地又不敢说甚么?”妈妈道:“这番,只是你使唤他便了!”

【注释】“那翠莲听得公公讨茶”,一句:这里所说的茶不单指茶叶开水沏成的饮料,而是一种茶与点的混合物。茶内所泡多是干鲜果类,如红枣、杏仁、黑芝蔴、核桃仁、龙眼肉……等。 伯伯、姆姆:指丈夫的哥嫂。却怎地:却是为何。

【原文】少刻,一家儿俱到堂前,分大小坐下,只见翠莲捧着一盘茶,口中道:“公吃茶,婆吃茶,伯伯姆姆来吃茶。姑娘、小叔若要吃,灶上两碗自去拿。两个拿着慢慢走,泡了手时哭喳喳。此茶唤作阿婆茶,名实虽村趣味佳。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蔴。江南橄榄连皮核,塞北胡桃去壳祖。二位大人慢慢吃,休得坏了你们牙!”员外见说,大怒曰:“女人家须要温柔稳重,说话安详,方是做媳妇的道理。那曾见这样长舌妇人!”

【注释】少刻:一会儿。 村:粗俗,村野。 半抄:半把。 相:(音渣)壳皮。 员外:古时官职名。是在郎官定员之外的一种闲散虚衔。后泛指豪门士绅。 长舌妇人:多口饶舌的女人。

【原文】翠莲应曰:“公是大,婆是大,伯伯、姆姆且坐下。两个老的休得骂,且听媳妇来禀话:你儿媳妇也不村,你儿媳妇也不诈,从小生来性刚直,话儿说了心无挂。公婆不必苦憎嫌,十分不然休了罢。也不愁,也不怕,搭搭凤子回去罢。也不招,电不嫁,不搽胭粉不妆画。上下穿件缟索衣,侍奉双亲过了罢。记得几个古贤人:张良、蒯文通说活,陆贾、萧何快掉文,子建、杨修也不亚,苏秦、张仪说六国,晏婴、管仲说五霸,六计陈乎、李左车,十二甘罗并子夏。这些古人能说话,齐家治国平天下。公公要奴不说话,将我口儿缝住罢!”

【注释】苦憎嫌:多般憎恶嫌弃。 搭搭凤子:搭乘绣着蝴蝶的轿子。 招:招赞女婿。 缟素衣:白色的丧服。张良、蒯文通、陆贾、萧何都是汉初能言善讲、擅长计谋的人。 子建:曹操的儿子曹植,字子建,他和杨修都是三国时期极有才学的人。

【原文】张员外道:“罢,罢,这样媳妇久后必被败坏门风,玷辱上祖!”便叫张狼曰:“孩儿你将妻子休了罢!我别替你娶一个好的。”张狼口虽应承,心有不舍之意。张虎并妻俱劝员外道:“且从容教训。”

【注释】玷辱:(“玷”音店)污辱,蒙受耻辱。 从容:慢慢地。

【原文】翠莲听得,便曰:“公休怨,婆休怨,伯伯、姆姆都休劝。丈夫不必苦留恋,大家各自寻方便。快将纸墨和笔砚,写了休书随我便。不曾殴公婆,不曾骂亲眷,不曾欺丈夫,不曾打良善,不曾走东家,不曾西邻串,不曾偷人财,不曾被人骗,不曾说张三,不与李四乱,不盗不妒与不淫,身无恶疾会书算,亲操井臼与庖厨,纺织桑麻拈针线。今朝随你写休书,搬去妆奁莫要怨。手印缝中七个字:‘永不相逢不见面’。恩爱绝,情意断,多写几个弘誓愿。鬼门关上若相逢,别转了脸儿不厮见!”

【注释】亲操井臼:井指汲水。臼指舂米,即亲自做家务。 妆奁:(“奁”音连)嫁妆。 手印缝中七个字一句:以往各种契约均为一式两分,双方各存一纸。除在契上按手印外,还将两契纸边并拢,于缝上书写字迹,各留半边,以防伪造。 弘誓愿:“弘”,大。“弘誓愿”意谓赌狠咒。 厮见:相见。

【原文】张狼因父母作主,只得含泪写了休书,两边搭了手印,随即讨乘轿子,叫人抬了嫁妆,将翠莲并休书送至李员外家。父母并兄嫂都埋怨翠莲嘴快的不是。翠莲道:“爹休嚷,娘休嚷,哥哥、嫂嫂也休嚷。奴奴不是自夸奖,从小生来志气广。今日离了他门儿,是非屈直俱休讲。不是奴家牙齿痒,挑描刺绣能绩纺。大裁小剪我都会,浆洗缝联不说谎。劈柴挑水与庖厨,就有蚕儿也会养。我今年小正当时,眼明手快精神爽。若有闲人把眼观,就是巴掌脸上响。”

【注释】两边搭了手印:双方按了指印。 绩:把棉麻纤维搓纺成线。 “若有闲人把眼观”一句:谓遇上轻薄人偷看。

【原文】李员外和妈妈道:“罢,罢,我两口也老了,管你不得,只怕有些一差二误,被人耻笑,可怜!可怜!”翠莲便道:“孩儿生得命里孤,嫁了无知村丈夫。公婆利害犹自可,怎当姆姆与姑姑?我若略略开得口,便去搬唆与舅姑。且是骂人不吐核,动脚动手便来拖,生出许多情切话,就写离书休了奴。指望回家图自在,岂料爹娘也怪吾。夫家、娘家着不得,剃了头发做师姑。身披直裰挂葫芦,手中拿个大木鱼。白日沿门化饭吃,黄昏寺里称念佛祖念南无,吃斋把素用工夫。头儿剃得光光地,那个不叫一声小师姑。

【注释】管你不得:管不得你了! 一差二误:指因翠莲嘴快,怕再引起别的意外。 命里孤:一种迷信说法:命中注定夫妇不能白头到老。 搬唆:搬弄、调唆。 舅姑:指公婆。 着不得:不得着落,不能落脚。 师姑:尼姑。 直裰(多):僧道穿的宽大长袍。

【原文】说罢,卸下浓妆,换了一套棉布衣服,向父母前合掌问讯拜别,转身向哥嫂也别了。哥嫂曰:“你既要出家,我二人送你到前街明音寺去。”翠莲便道:“哥嫂休送我自去,去了你们得伶俐。曾见古人说得好:‘此处不留有留处。’离了俗家门,便把头来剃,是处便为家,何但明音寺?散淡又逍遥,却不倒伶俐!”

【注释】问讯:僧人礼。 伶俐:干净。 是处:到处。 散淡:自由自在。

【原文】不恋荣华富贵,一心情愿出家,身披一领锦袈裟,常把数珠悬挂。每日持斋把素,终朝酌水献花,纵然不做得菩萨,修得个小佛儿也罢。

【注释】这一段是这篇话本结束时作压尾用的一首《西江月》,与开篇时的“入话”前后呼应。 袈裟:僧人披的外衣。 数珠:念佛用的串珠。 持斋把素:吃素。 酌水献花:在佛前上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