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林夜哭
【原文】细林山上夜乌啼,细林山下秋草齐,有客扁舟不系缆,乘风直下松江西。
【注释】细林山:在今上海市青浦县南,又称秀林山,明亡后,夏完淳的老师陈子龙,因抗清被捕,押往南京途经松江跨塘桥跳水而死。不久,夏完淳也因抗清被捕,舟过细林山,写下《细林夜哭》悼师陈子龙。 松江:即吴淞江。
【译文】夏完淳因抗清被捕,由吴淞江水路西解南京。途经细林山,山上乌鸦夜啼,山下秋草满地,一片凄凉,不禁浮想联翩。
【原文】却忆当年细林客,孟公四海文章伯,昔日曾来访白云,落叶满山寻不得。
【注释】细林客:指陈子龙(号于陵孟公)。陈曾为南明抗清将领,与夏完淳父亲夏允彝组织过“畿社”,共同参与抗清斗争。清军破南京后,陈在松江起兵抗清。曾避居细林山。 文章伯:旧时对文章德行足为世人表率者的尊称。 访白云:即访隐者,指陈子龙。古人诗中常以“白云”代指隐者。
【译文】他回忆起当年的老师陈子龙,是一个文章德行为人师表的人。夏完淳曾在陈子龙隐居细林山时来拜访过他,只是因他行综不定,在这满山落叶的山上很难找到他。
【原文】始知孟公湖海人,荒台古月水粼粼,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气亲。
【注释】湖海人:也称湖海之士,指性格豪放的人。 水粼粼(lín林):水清澈的样子。 睥(bT毕)睨(nì腻):斜视,傲慢的样子。
【译文】后来,夏完淳和陈子龙见了面。一见面他就看出陈子龙是个性格豪放的人。两人相逢于荒台清澈的流水之处,对月酣饮,痛哭明朝沦丧,并共同表现出睥视清军的情感,可谓是情投意合。
【原文】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君同渡吴江水;
【注释】“去岁”句:是以历史上翟义起兵讨伐王莽安定汉室的平陵鼓声的息灭,喻指夏完淳和陈子龙参加的抗清义军斗争,遭到暂时的失败。死,这里指鼓声息灭。 吴江:即吴凇江。
【译文】去年(史指1646年),在夏完淳、陈子龙参加的抗清义军暂时失败时,夏、陈二人共同渡过吴淞江逃难。
【原文】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
【注释】“今年”句:当时福建闽侯县九峰山和浙江一带有张煌言、郑成功领导的义军,声势很大,夏完淳准备去那里参加抗清斗争,但不幸事泄被俘,这个愿望没实现,所以说“今年梦断九峰云”。 “旌旗”句:这甸诗是作者想象之词,虽他不能亲赴九峰山参加抗清,但好象看到无数抗战的旗帜在丛山峻岭问时隐时现。
【译文】如今(史指1647年),夏完淳因被俘,不能到九峰山参加抗清斗争,但他相信义军一定会胜利,仿佛看到了义军的战旗映红了丛山峻岭。
【原文】潇洒秦庭泪已挥,仿佛聊城矢更飞。
【注释】“潇洒”句:指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破楚国,楚国派贵族申包胥求救于秦,在秦宫廷痛哭七个日夜,终于使秦发兵救楚的历史典故。 “仿佛”句:指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善于计谋策划的历史典故。齐将田单攻燕国聊城不下,鲁仲连谋计书于纸上,用箭射入城中,燕将中计自杀,城破归齐。 “潇洒”句和“仿佛”句均喻指陈子龙为抗击清军,挽救明室而作的许多努力。
【译文】夏完淳的老师陈子龙,象历史上有名的申包胥和鲁仲连一样,在抗清斗争中作出了巨大努力。
【原文】黄鹄欲举六翮折,茫茫四海将安归。
【注释】黄鹄(hú胡)欲举六翮(hé合)折:比喻陈子龙起事未成被俘。黄鹄,大鸟,能一举千里。举,高飞。六翮,传说乌飞主要靠六根有力的翅羽。翮,羽根。 茫茫:辽阔,广大。 安:何处;哪里。
【译文】陈子龙虽有大鸟飞举的壮志,但不幸被俘身囚清营,象大鸟被折断了有力的翅羽一样。四海茫茫,前途未卜,归宿何在?
【原文】天地跼蹐日月促,气如长虹葬鱼腹。
【注释】天地跼(jú局)蹐(jí急)日月促:天地狭隘,日月匆促,时间紧迫。 跼蹐,即局蹐, 狭隘不舒展的意思。 气如长虹!浩气冲天的意思。 葬鱼腹:指陈子龙投水自尽。
【译文】陈子龙被捕后,使这只万里鹏程欲举的大鸟感到天地狭隘,时间紧迫,在押解南京的途中,陈子龙毅然投水自尽,表现出宁死不屈,浩气冲天的民族气节。
【原文】肠断当年国士恩,翦纸招魂为公哭。
【注释】国士恩:这里指夏完淳受到陈子龙以国士相待那样的恩情。国士,旧称一国杰出的人物为国士。 翦纸招魂:这里是指祭奠死人的仪式。古人为祭奠死者,烧纸和剪纸钱烧撒,说是让死者在阴间享用。翦,同剪。
【译文】陈子龙死后,夏完淳想起老师以国士相待的恩情,悲痛欲绝,涕泪滂沱,为老师举行祭奠仪式,表示哀悼。
【原文】烈皇乘云御六龙,攀髯控驭先文忠,君臣地下会栩见,泪洒阊阖生悲风。
【注释】“烈皇”句:喻指明毅宗朱由检自杀身死。清时谥朱由检为庄烈帝,故称烈皇。御六龙,天子之车驾六马。 “攀髯”句:这句诗说的是夏完淳父亲夏允彝追随朱由检自杀殉国。攀髯,意为抓着龙髯。控驭,驾驭。先文忠,夏完淳父殉国后,谥忠节,夏称父时前冠一先字,表示尊敬,故先文忠。 阊(chāng昌)阖(hé合):传说中的天门。
【译文】夏完淳又想起崇祯帝朱由检自缢身死和父亲夏允彝追随其后殉国的情景。仿佛看到君臣地下相见,共哭失国,泪洒天门的悲伤情景。
【原文】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入罗弋。
【注释】“我欲”句:指夏完淳准备重整旗鼓,会合闽浙义军,继续抗清斗争。 入罗弋:即入罗网的意思。罗,捕鸟网。弋,射鸟器械。
【译文】夏完淳在陈子龙死后,继续以抗清复国为己任,重整旗鼓,准备联合闽浙义军继续抗清斗争,完成先师遗志,谁知也因事泄而被捕。
【原文】家世堪怜赵氏孤,到今竟作田横客。
【注释】赵氏孤:晋景公时,大夫屠岸贾杀赵朔一家。赵妻因有遗腹入宫避难,后生一男,称赵氏孤儿。屠岸贾得知,搜宫欲斩草除根。公孙杵臼和程婴精心保护其成人。此儿长大后杀灭屠岸贾全家,为父报仇。这里喻指夏完淳有相似身世。 田横客:夏完淳自喻成为田横那样的人。田横,汉高祖刘邦时的忠烈之士,自杀报国。田横为齐国贵族,不愿称臣于汉。
【译文】夏完淳也是孤儿,有和赵氏孤儿同样受人爱怜的身世。但夏完淳也象田横一样,将以死抗清报国,不惜为国捐躯。
【原文】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
【注释】抚膺(yīng应):用手按抚着胸口。膺,胸。 夜台:墓穴。 行:将,快要。
【译文】夏完淳为抗清复明大业,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此刻,他身在罗网之中并不悲哀,抚胸高呼,驱散心头愁云,让先师在地下为他掘好墓穴。他要傍伴先师而去,让两人的墓穴相连,抗清气节共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