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毅公逸事
【原文】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注释】先君子:称呼自己去世的父亲为先君子,这里作者方苞是称呼自己父亲方仲舒的。 乡:同乡。 左忠毅公:左光斗,字遗直,与方苞同是桐城人。他是明末著名的东林党人,官至右佥都御史,因反魏忠贤与阄党被诬陷下狱,惨遭杀害。崇祯继位追谥“忠毅”。京畿(jī机):首都附近。 微行:帝王或高官隐蔽身份改装出行。 庑(wǔ五):廊下小复。
【译文】去世的父亲曾经向我讲过同乡先辈人左光斗的故事。有一年左忠毅公在京城附近视察学务,一个风雪严寒的日子,他率数骑微服私行,在一寺廊下小屋里,见一个学生模样的青年伏案而睡,案上放着一篇刚写的文稿。
【原文】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注释】解貂:脱下貂皮祅。 掩户:关门。 叩:问。 史公可法:史可法,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字宪之,号道邻。崇祯时中进士。福王朱由崧立,任兵部尚书大学士,统辖军队,镇宁扬州,抵御清兵,多次拒绝了清人的劝降。后来,扬州城破,以身殉国。
【译文】左光斗看了那篇文章,发现这青年学生很有才华,顿生爱怜之心,解下貂皮袄给他盖在身上,又亲自为他关门御寒。后向寺内僧人寻问,方知这青年叫史可法。也就是后来升任兵部尚书的史可法史公。
【原文】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注释】瞿然:瞪大眼晴,聚精会神的样子。 面署:当面批签。
【译文】到考试时,考官按名字呼唤到了史可法。史可法从容入内,神情百倍地注视着主考官左光斗,并恭敬地呈上试卷。左光斗本来对史的才学就有所了解。阅卷后毫不犹豫地在卷首批上“笫一名”。
【原文】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注释】碌碌:平庸无能。
【译文】左光斗十分喜爱史可法,把他请到家中做孩子们的老师。在引见给自己夫人时,左光斗道:“我的几个孩子平庸无能,今后能够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惟有这个学生了。”
【原文】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注释】厂狱:东厂监狱。东厂是明代设立的由太监掌管的特务机关。 逆阉:指魏忠贤。 防伺:看守。
【译文】左光斗因反对魏忠贤及其阉党,被诬谄押进东厂监狱时,史可法从早到晚徘徊在狱门外。只因魏忠贤防范很严,史可法虽为左家佣人,也很难接近。
【原文】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注释】炮(páo)烙(luò落):古代的一种酷刑,用烧红的铁烙犯人。 禁卒:看守监牢的狱卒。
【译文】时间长了,狱中传出左公遭受了炮烙的酷刑,而且命在旦夕。史可法心急如焚,带着五十两银子,哭泣着求狱卒给想个办法,终于感动了狱卒。
【原文】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
【注释】敝衣草屦:破旧衣服、草鞋。 手长镵(chán馋):手拿长镵。镵,一种类似铲子的工具。 不洁:这里指脏物。
【译文】一天,在狱卒安排下,史可法换上破衣草鞋,背着筐,手里拿着一镵,扮妆成一个清除脏物的人,由狱卒引入。进入牢房,狱卒又将左公关押处偷偷指给史可法。
【原文】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注释】面额焦烂:面部和额头被烧焦和溃烂。
【译文】史可法见到左公时,简直辨认不出来了。只见他席地倚墙而坐,被烙烤得焦头烂额,左膝盖以下,骨肉分离,惨不忍睹。史可法跪上前去,抱着左公膝盖,鸣咽起来,十分悲伤。
【原文】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注释】眥(zī自):眼眶。 糜烂:腐败。 昧:不明。 俟:等。 构陷:设计诬陷。
【译文】左公从哭声中分辨出是史可法,但睁不开眼。只见他吃力地举手拨开眼眶,闪着如火的目光,怒道:“你真无用!你为啥要到这险境里来?国家大事腐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完了,难道你也不明大义到此寻死?那样天下大事谁来支撑!再不快走,不等奸人陷害,我就杀掉你!”说完,摸到刑械就要砸史可法。
【原文】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注释】噤:闭口,不说话。 趋:快走。
【译文】此时史可法百感交急集而又闭口无言,只得赶快退出。事后,史可法常常涕泪不禁地把左公在狱中这段事告诉人们:“我的恩师是个极坚强的人,他的心胸仿佛是铁和石头铸造的!”
【原文】崇祯末,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注释】崇祯:明毅宗朱由检的年号。 张献忠: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与李自成一起推翻了明王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 蕲(qí旗)、黄、潜、桐:指湖北蕲春、黄冈、安徽潜山,桐城四县。 以凤庐道:以统辖凤阳、庐江两府军务道员身份。 檄(xí席):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喻或者声讨的文书。
【译文】崇祯末年,张献忠的义军出没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史可法以统辖凤阳、庐江两府军务道员的身份,奉命前往守御。
【原文】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注释】更休:轮流休息。 幄幕:帐篷。 踞:蹲或坐都可称踞。 漏鼓:我国古代用漏壶滴水计时,击鼓报更,一夜分五更。 番代:轮流替代。
【译文】每逢有军情,史可法就数月得不到很好的睡眠和休息。他让手下将士轮流休息,而自己坐在帐篷外。为防备敌人突然袭击,史可法挑选健壮的士兵十人,命令他们每两人为一组,背靠背地蹲着或坐着,按时间轮流放哨。
【原文】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注释】迸落:散落。 铿然:撞击的样子。
【译文】史可法每当寒夜里起立时,衣裳受到震动,战甲上结的冰就散落下来,发出碰撞后的声响。有人劝他去睡一会儿,史公说:“我身有使命,上怕辜负了国家,下怕有愧于恩师呀!”
【原文】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注释】躬过:亲临。 宗老:宗族中的老前辈,族长。 涂山:方苞的族祖方文,字尔止,号涂山。
【译文】史可法带兵期间,只要到桐城去,必亲自造访左公府第,亲自侍候左光斗的父母,拜见其夫人。我宗族老前辈人中的涂山,是左公的外甥,和我父亲关系很好,他讲了当时狱中的情况,我这才得到一些有关左公、史公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