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

【原文】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 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

【注释】孤竹君:商汤所封,商之诸候。

【译文】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有意让叔齐继承君位。孤竹君死后,叔齐认为父业应由长子继承,要把君位让给长兄,伯夷则认为父命不能违,于是伯夷逃避了。

【原文】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注释】国人:西周、春秋时对居住国都的人的通称。 盍(hé河):合。 西伯:西方诸候之长,商纣所封,姓姬名昌,也称西伯昌。

【译文】叔齐见长兄逃离,自己也不愿为君而逃离了。国都的人就立孤竹君另一个儿子为君。后来伯夷、叔齐在途中相遇,他们听说西伯昌能养老,于是一同去投奔西伯昌。

【原文】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注释】木主:神主,以木所败,供祭祀之用,俗称“牌位”或“神主牌位”。

【译文】伯夷、叔齐到了那里,谁知西伯昌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姬发尊父亲为周文王,用车载了周文王的神主,正要东去讨伐商纣王。

【原文】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注释】叩马:扣住缰绳,不让马走。 爰:乃。 干戈:干,盾;戈,平头戟,是古代常用的武器,也用为兵器的通称。 太公:即姜尚,姜太公,是周武王重臣。

【译文】伯夷、叔齐上前扣住武王车骑的缰绳进谏道:“父亲死了不去安葬,乃至大动干戈,能称得上孝吗?作为纣王的诸侯去杀君王,能称得上仁吗?”武王的左右侍卫要对伯夷、叔齐动武,姜尚说:“这两位是仁义之人。”命人将他俩搀扶到一边去。

【原文】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注释】周粟:指西周王朝的米粮。 首阳山:一称雷首山,在山西省永济县南。 薇:一种一年生的草,子囊嫩时可食。

【译文】周武王灭亡了殷商,建立了西周王朝。而伯夷、叔齐则认为周武王灭掉殷商是不孝不仁的举动,因而感到羞耻。他们恪守道义,决心不吃西周王朝的米粮,隐居到首阳山中,靠采摘薇草子来维持生命。

【原文】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坡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注释】神农:传说为上古时代姜姓部落首领,称炎帝,传说他最早发明农业,故也称神农氏。 虞:虞舜,传说为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信守孝道。 夏:夏禹,也称大禹。 徂:通“殂”,死亡。

【译文】伯夷、叔齐饿得快要死时还作了一首歌:“登上这西山啊,采食这薇草。西周以强暴更改暴虐,不知这是不对的啊。神农、虞舜、夏禹这些先帝的仁孝之理忽然间不存在了,我们也可以离开这人世了。”终于饿死在首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