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不受赐
【原文】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脩衣。
【注释】敝:破旧。 鲁君:鲁国国君。 致:送达。 邑:泛指城市。 脩:“修”的异体字。
【译文】曾参穿着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国君派使臣去封赠他一座城镇作为采邑,说:“请用这座采邑的收入修饰一下你的衣服。”
【原文】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注释】奚:何。
【译文】曾参不接受。使者往返了几次,曾参还是不肯接受。使者说:“这也不是先生向人乞求的,而是人家主动送的,为什么不接受呢?”
【原文】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
【译文】曾参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生怕得罪馈赠者,送给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赠者显露骄色。纵然您赏赐我而不对我显露骄色,但我能不怕得罪您吗?”结果还是没有接受。
【原文】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译文】孔子听说此事后说道:“曾参的话,证明他是能保全气节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