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媪叹

【原文】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楼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注释】橡子:橡树的果实,苦涩难食。 榛芜冈:草木丛生的荒山冈。 伛(yǔ雨)偻:弯腰曲背的样子。 黄发媪(ǎo袄):头发枯黄的老妇人。

【译文】深秋,成熟的橡子散落在荒草冈上,一个弯腰驼背、头发枯黄的老妇人,踏着霜草在拾取橡子。

【原文】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注释】移时:过了一会。 盈:满。 掬(jū居):捧。 尽日:整日。 曝:晒。 三冬:冬季的三个月。

【译文】好一会才拾得一捧,一整天才能拾满一筐。这些橡子经过几次晒和蒸,就作为过冬的粮食了。

【原文】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注释】袭人香:即香气袭人。 珰:古代妇女戴的玉制耳坠。这里形容米粒有光泽。 纳:交纳。 无仓箱:没有装粮食的器具。这里指没有一粒剩余的粮食放在自己家中。

【译文】山前种的稻子熟了,散发着香气,经过细心的收割和春打,那米粒就像珠玉一般,可是这些稻米要交纳官税,家中是一粒也剩不下的。

【原文】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注释】石:量词,十斗为一石。 不畏刑:不怕刑律。 不避赃:公开贪赃。

【译文】交一石多米,只作五斗计算,那些狡猾的贪官和公差不怕刑律公开贪赃啊!

【原文】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注释】农时:春耕播种的时候。 作私债:指官吏拿官粮放私债。 农毕:收割完毕。 诳:哄编。

【译文】那些贪官污吏在春耕时拿官粮放私债,秋收后私债官税一齐收,使农民一年到头空忙一场,最后只能用橡子来哄骗自己饥饿的肠子了。

【原文】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注释】田成子:又名田常,春秋时齐国宰相,曾用大斗出、小斗进的办法和奴隶主贵族争夺民心,齐国人都歌颂他。 诈仁:假仁假义。 自王:田成子的子孙后来夺取了齐国自立为王。

【译文】听说春秋时有个田成子,用假仁假义来骗取民心,使他的子孙夺取帝位自立为王。现在这些官吏连假仁假义也没有。可怜哪,看到这拾橡子的老妇人,不能不使人为之伤心落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