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真宗幸澶渊

【原词】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

【注释】边城:指北方边境城镇。 骄虏:指辽贵族入侵者,当时是宋王朝的主要边患。

【意译】边城的冬天来得早,这里,甘美的水泉和丰饶的草原早巳被辽军侵占。

【原词】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

【注释】嘶:马鸣。 毡裘:辽军所穿戴的用皮毛制成的衣帽。 云扰:形容辽军入侵时兵马之众,如云涌起。

【意译】战马嘶鸣,寒风呼啸,辽兵的军服沾满了雪,入侵者如云而起,向宋朝腹地进犯。

【原词】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

【注释】庙堂:指朝廷。 折冲:指退敌。 幸:古代帝王到一地视察称为“巡幸”。 坤:地。 江表:江南。

【意译】朝廷对退敌束手无策,大臣们竭力劝谏真宗皇帝渡江南逃,宋真宗的心被说动了。

【原词】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注释】寇公:即宰相寇准,他怒责南逃主张,竭力主战,并力请真宗亲征,后迫使辽罢战,与宋朝在澶州签订了和约。 天讨:古代称天子亲随军队出征为“天讨”。

【意译】宰相寇准怒斥南选派的言论,力挽狂澜,主张坚决抗敌,并劝谏真宗皇帝亲自率师出征。

【原词】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

【注释】銮辂(luánlù峦赂):皇帝的车驾。 霓旌(nìjīng倪泾):帝王的仪仗之一。 龙旆(pèi佩):龙旗。 澶渊:澶州,在今河南省濮阳县。

【意译】车驾启动,仪仗威严,旌旗飘舞,宋朝大军跟随真宗皇帝浩浩荡荡地向澶州迸发。

【原词】日照金戈,云随黄繖繖,径渡大河清晓。

【注释】黄繖:即黄伞,古代帝王出征时用。大河:指澶渊河。

【意译】兵器在太阳底下熠熠闪光,御驾的伞盖象黄云似的在人流中浮动,清晨,宋朝大军渡过了澶渊河。

【原词】六军万姓呼舞,箭发敌酋难保。

【注释】六军:古代天子辖六军,这里泛指宋朝军队。 万姓:指老百姓。 敌酋:指辽入侵者的主帅达兰,他在澶州城下被宋军射死。

【意译】澶州城下,辽军主帅达兰被射死,宋军将士和老百姓欢呼舞蹈,激情难抑。

【原词】虏情詟,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注释】詟(zhé谪):恐惧。 誓书:撤兵议和的誓约文书。

【意译】辽军士气大挫,惊恐万状,被迫与宋王朝订立了“澶渊之盟”,从此宋、辽不再交兵,修成百年之好。